|
楼主 |
发表于 2009-8-29 14: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宁德
本帖最后由 sn 于 2009-8-30 23:07 编辑
第三节 恢复寿宁苏区的斗争
一、坚持敌后斗争
寿宁革命力量南撤福安后,幸存的区、乡、村党与苏维埃组织迅速转入地下,游击队被迫退往深山密林。国民党反动派更加紧了对寿宁苏区的“清剿”,企图消灭寿宁境内革命力量,巩固其在寿宁的统治,再以寿宁为后方,向福安推进,与福安等地反动派相配合,进而达到扑灭闽东革命烈火的目的。此期间,寿宁境内哨卡林立,刺刀生寒,行人路断,乡邻不敢往来。几乎每天都有数十个共产党员或革命群众高喊着“革命一定胜利”、“共产党万岁”等口号,走向刑场。革命者的鲜血洒遍了寿宁的大地。反动派的气焰极为嚣张,迫得人们都喘不过气来。尽管寒风凛冽,乌云满天,但是。寿宁革命群众是天天盼红军打回寿宁,重建寿宁苏区。当时,暗地里流传在群众中的革命歌曲《红旗永不倒》①,就很好地表达了革命群众的心声:
提起反动派,叫我好伤心,
屠杀我工农,更加无情残。
保护大地主,土豪回家来,
向我穷苦人,讨租又逼债。
无耻反动派,一定要打倒。
粉碎敌人来围剿。
恢复我苏区,同志再努力,
苏维埃红旗,永远不会倒。
①原载《寿宁党史资料》1986年第二辑第31页。
事实上,虽然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所谓“良民区”,表面上平息了革命,但留下坚持活动的党组织和游击队却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斗争。
在岗垄地区坚持斗争的有原中共寿宁县县党部委员叶大进,甲坑红带会队长缪明长,中共福寿边委委员徐桂顺,以及韦芝祥、叶家竹、缪怀古、缪怀汉等人。
在中共福寿县委的领导下,按照工作分工,徐桂顺、缪明长、缪怀古、缪怀汉等以甲坑、郑家坑、瓦窑坪、麻竹宅为中心,叶大进等则以仙峰为中心开展秘密活动。
在那腥风血雨的险恶环境里,面对着生死攸关的严峻考验,徐桂顺、叶大进、缪明长等人坚定不移地继续坚持革命活动,与敌人作艰苦的周旋。他们领导岗垄地下党组织,动员群众建筑秘密寮、挖洞穴,坚壁清野,将粮食财物搬到山上埋存起来,有计划地组织安置身份已暴露的人员隐蔽到深山密林。在甲坑、郑家坑一带,徐桂顺、缪明长等以宣传为主,耐心细致地做好红带会员、赤色农会会员、贫农团员和革命群众的思想工作,并向各村老百姓宣传革命挫折是暂时的,游击队不久将打回来严惩反动派,安定群众的情绪。他们经常走村串户,深入群众,不辞劳苦,张贴标语,积极宣传,使广大革命群众的心中深植下“寿宁革命现在虽然处于低潮,但福安革命烈火却又燃起来了,红军很快就会回来的。我们贫雇农要重新组织起来,进行第二次斗争”的信念。徐桂顺、缪明长等不顾个人安危,出没于岗垄地区的绝大部分乡村,不断把革命火种播到群众心里,使岗垄地区革命群众的希望之火又重新被点燃起来。
为了扩大影响,并为恢复发展寿宁苏区做好准备,打好基础,缪明长冒着生命危险,深入邻县泰顺的老鹰岩、州边、张狮等地,秘密发展了一批赤色农会会员和贫农团员。
敌八十四师在岗垄地区实行野蛮的“五光”、“十杀”政策,各地反动民团和地主武装也纷纷向革命群众反攻倒算,白色恐怖充满乡间。革命队伍中出现了个别“怕死鬼”、“软骨头”,这些败类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变节投敌,充当内奸。为了保护革命群众,保存革命力量,徐桂顺带领人员多次冒险潜入敌占区化装侦察,配合岗垄地下党想方设法掌握了反动分子和内奸叛徒的名单,然后,将情报送往福寿县委机关,设法处决除害。为了困死革命力量,敌人采取了堡垒政策。他们在主要村庄安营扎寨,强迫群众筑碉掘壕,国民党政府还组织民团刀会搞“联防”。针对敌人的举动,叶大进领导党团员和革命群众与敌人针锋相对,配合游击队毁壕沟、割电线,搞得敌人晕头转向。
活跃在岗垄地区的敌后党组织,在安定了岗垄群众的思想情绪之后,又组织发动群众重建家园。岗垄人民以野菜树皮充饥,在废墟上搭草寮避风雨,坚持搞好粮食生产。由于他们的努力,留在寿宁岗垄地区的革命力量,终于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与反复“清剿”下,坚持下来了。
在南区,叶茂迁领导的南区游击队接受了“留在寿宁,继续进行游击活动,牵制敌人,分散敌人兵力”的任务。杀叛徒、镇压反动分子,神出鬼没痛打敌人,牵制了故人兵力,极力保护苏区,保护南区人民的胜利果实。
4月,叶茂迁率部在梧岗亭截击了敌人从斜滩送往县城的十几担军用物资,得手后,即往下南区的北山、青垄一带撤退。敌省保安三团获悉情报,立即调斜滩、武曲、凤阳等地民团配合保三团一部共500多人的兵力,分兵三路合围游击队。因敌众我寡,游击队无法同敌人硬拼,只得边打边撤。敌人穷追不舍,游击队始终没能摆脱敌人,最后被包围于高墙下。这时,我方已牺牲多人,伤亡较大,若不设法冲出重围,就有被全歼的危险。在此紧急时刻,叶茂迂果断下令突围,叶茂迁率几位班、排干部组成突击队,杀开一条血路,游击队余部终于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经大韩、塘西退往福安后洋(福寿县西北分区区委所在地)。
在南区的阔丘,范振辉领导的南区区委和南区游击队(队长吴阿五)在坚持斗争。
寿宁革命中心东移至岗垄地区后,党在南区阔丘的力量还相当薄弱。敌人对这一地区还未十分注意。范振辉、吴阿五等人便趁机加紧活动,使阔丘区的革命力量迅速发展,游击队很快壮大起来。为了便于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南区游击队被编为5个分队,分别出吴允皮、余允斌、夏万桂、刘妹仔、夏万海5人任分队长。并于1974年2月成立南区区委,范振辉任区委书记,吴阿五任副书记。
国民党反动派在镇压了寿宁东、西区革命之后,加紧了对南区的“围剿”。范振辉率游击队主力撤往福安,余部由吴阿五率领,退往深山。在寿宁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吴阿五余部没有消极等待红军打回寿宁,而是积极领导游击队员分头秘密活动,昼伏夜出,披星戴月,走村串户。一边进行宣传鼓动,安定群众思想;一边镇压反革命、筹款,鼓舞了广大群众的革命斗志,为南区革命的恢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打回寿宁
尽管留在敌后的同志顽强地在坚持战斗,但敌人兵力十分强大,敌我力量对比过于悬殊,使坚持敌后斗争的党组织、游击队的工作难以开展。特别是南区,除了阔丘区外,其他地方的各级组织基本瓦解,完全停止了活动。因此,坚持敌后斗争的同志和广大革命群众都切盼红军游击队打回寿宁,重新领导寿宁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在福安棠溪一带的福寿县委,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为了恢复寿宁苏区,支持坚持敌后斗争的同志,有必要打击一下敌人的嚣张气焰,在敌包围圈内撕开一个突破口。1934年春,福寿县委不断接到徐桂顺等人送来的情报。先后派了4支肃反队和游击队回到寿宁,协助坚持敌后的同志开展镇压反革命斗争活动。
寿宁县革命主力南撤福安后不久,福寿县委接获福寿县交通员吴进信报告,西区红带会总队长叶允宝、老詹等人因福寿县交通员夏朝西叛变而牺牲。曾经与叶允宝一起在西区战斗过的战友们悲痛万分,纷纷要求回寿宁找叛徒算帐,替叶允宝报仇。福寿县委遂派被称为“神枪手”的吴乌弟和吴黄肿等人①,潜回寿宁南岔,处决了夏朝西。
此后,许齐篡、吴黄肿、吴乌弟、叶贞福(叶藩)、刘帮顺等人,受福寿县委的委派,先后3次组成肃反队,返回寿宁活动。
1934年4月,中共福寿县委认真分析了形势,鉴于闽东各地的革命斗争发展异常迅猛,认为恢复寿宁苏区的时机已经到来,于是在福安县山头仔村召开了“中共福寿县委会议”,专门研究恢复寿宁苏区问题。赖金彪、范式人、范义生、范铁民、王陶生、张得桃、许安富、许威、蔡阿低、范忠清等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决定设立中共福寿县委寿宁办事处,委派许威任办事处主任,具体负责恢复寿宁苏区的斗争。会议还决定,选择地处闽浙边界的寿宁、福安、泰顺三县交界处的岗垄为据点,开展活动,建立革命根据地。
①李晶明《吴乌弟》(《寿宁英烈》第一辑第106页)。
同年5月,许威率领办事处工作人员20多人回到了岗垄及寿宁上西区一带,与此前就已潜回寿宁的肃反队取得联系,镇压了以周光天为首的一批反动派以及18个反动保长,打击了敌人,鼓舞了群众。从此,“许多保长害怕了,才不敢那样猖狂”。许多地方本来计划组织反动民团,也不敢组织了。办事处还要求这些保长做到“白皮红心”,即使不能帮助革命,也不能危害革命。还向他们宣传党的政策和目的是“消灭反动派,不是消灭保长”①。
接着,以韦芝祥、叶家竹.吴显淮为首的政治工作团和以叶贞福、吴黄肿、龚恒余、缪矮擂为首的游击队约60多人,亦相继回到了寿宁,分散到东区、西区和南区一带活动。此后,办事处领导工作团、游击队、肃反队与坚持敌后斗争的叶大进、徐桂顺、缪明长、缪怀义、缪怀古等人相互联系,互相配合,通力协作,很快恢复了大部分党组织。寿宁革命斗争烈火又开始燃烧起来了。
但是.敌人沿岗垄山脚所布下的一道封锁线,却严重阻碍了东、西两个革命区域以及寿宁与福安两个苏区的相互联系,同时,在政治和经济上亦困住了岗垄地区的手脚,给岗垄地区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为此,办事处特向福寿县委请求支援。此时,中共福安中心县委亦决定派十六连打回寿宁,配合福寿县委,开展斗争,恢复寿宁苏区。
①许威《介绍寿宁革命斗争情况》(《寿宁党史资料》1985年第二辑第18页)。
6月初,十六连奉命从柘荣开抵山头村,与赶到山头向福寿县委汇报工作的许威等一部分领导人会合。在福寿县委的组织下,于山头村召开了有县委和十六连领导及许威等三方人员参加的讨论会。会上,许威汇报了寿宁情况:敌人分兵驻扎在岗垄山脚下的院洋、半岭、仙峰、南阳、下洋等隘口,组成一道封锁线,切断岗垄苏区与外部的联系。其中院洋驻兵最多,有教导团一个营部外加一个连约120多人。此外,敌人在苏区内大肆烧、杀、抢,实行“移民并村”,强迫群众参加“剿共义勇队”。敌人的残酷兜剿,使苏区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日夜盼望红军打回去……。
根据许威提供的情况,会议专门讨论了攻打地点的选择问题。部分人主张打院洋,另一部分人主张打洪岭(属福安)。主张打院洋的许威等人和主张打洪岭的缪阿出等人分别将两个地方的地形画出供大家参考。分析讨论结果认为:院洋地处福安、寿宁、泰顺三县交汇,是寿宁苏区通往福安的交通要道,打下院洋,勾通路线,使两个苏区连成一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且对我军来说易进易退,利多弊少。洪岭则地处山坳,形势险要,易守难攻,不利偷袭。守敌虽少于院洋,但碉堡坚固,民团顽固,不好打。因此,县委决定攻打院洋。
16日夜里,十六连轻装冒雨出发,由许威率游击队当向导,抄小路直扑院洋。当队伍到达院洋后门山时,村里的敌人尚未睡觉,从那透出灯光的窗口里,传出了一阵忽高忽低的吆喝声。
根据许威事先的侦察,已获悉敌主力驻在村中心的房子里,大房子后面是仓库,约有一个班的守敌。另有一个班的敌人,由一个排长率领,驻守村口的一座房子里,担任“步哨”。范式人和赖金彪决定:从各排抽调9名特等射手,由许威、吴乌弟、吴黄肿3人率领,先解决“步哨”楼内敌人,主力一、二排则从村子两冀迂回到村中心敌主力驻房大门外的开阔地周围埋伏,任务是将援敌消灭在开阔地里,三排负责解决仓库里的敌人。
进攻命令下达后,各路人马分头行动。9名射手,借竹林夜色的掩护,摸到敌“步哨”楼后门,下了门岗的枪,摸进楼里,径直冲往楼上。此时,楼上部分敌兵正躺在床上打呼噜,其余的则围在桌子边摸牌九。按原计划,一名射手分别对付一名敌人,吴黄肿和吴乌弟负责解决排长。吴乌弟是寿宁西区著名神枪手,曾经用三发子弹消灭8个敌人。这时,只见其枪口火光一闪, “叭”得一声,敌排长的脑袋就开了花,随即“叭、叭、叭”一阵齐射,不到十分钟,便解决了守敌,缴获步枪9支、手枪1支、子弹千发。
枪声惊醒了敌人的酣梦,大房子内顿时骚动起来,大门开处,约有一个排的敌人冲了出来,企图增援“步哨”楼。敌人冲到房前开阔地,遭到刚进驻“步哨”楼上的吴乌弟等12名射手的射击。埋伏在周围的十六连指战员们,也向敌人射出了仇恨的子弹,这股敌人在三面火力的猛烈央击下,顿时倒下了一大片,几名残敌侥幸逃回弄堂里。十六连立即组织突击。
后续敌人刚出弄堂口,一见形势不妙,立即抢占弄堂两侧牛栏。这牛栏一面紧靠大房子,三面是坚实的土墙,敌人早已在墙上掏了许多枪眼,据为工事,向十六连疯狂射击。猛烈的火力压得十六连指战员抬不起头来,冲在最前头的一排长许安富和儿名战士当即中弹倒下。范式人、赖金彪见状,下令停止攻击,十六连带着缴获的30多支长短枪和大量弹药,撤回村外。
与此同时,三排也向大房子后面仓库内的守敌发起了进攻,很快打下了仓库,缴获了敌人堆放在仓库里的30多支步枪和大量的弹药及其他军用物资,抓了2名俘虏。
解决了仓库里的敌人之后,三排也加入了进攻行列。部队再次向敌人发起进攻。但由于敌人在两侧牛栏和弄堂中段的矮墙里分别架设了机枪,增强了火力,进攻又一次受挫。敌人虽被完全包围。但十六连因武器装备较差,敌人又占据了有利地势,尔后陆续发动的几次进攻都失败了。战斗一直僵持到第二天中午。这时,有人建议用火攻。但考虑到这样会把周围群众的房子烧着,造成玉石俱焚,影响群众的利益和屋内群众的生命安全,因而没有采纳。战斗相持到下午3点,接到担任警戒的战士报告,福安、南阳两个方向各有一连的敌人,已经出动增援院洋。为免腹背受敌,陷入被动,十六连决定放弃攻击,立即撤退。
这一仗,计毙敌40多人,伤敌若干,俘虏2名,缴获长短枪共71支①。此外,还缴获大量的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此战是寿宁革命转入低潮后的第一次大胜利,虽未达到全歼敌人的目的,但给了“围剿”苏区的敌人以很大打击,吓得院洋残敌和半岭、仙峰、下洋等处驻敌纷纷龟缩回南阳。于是,寿宁东、西区的联系勾通了,福寿苏区的交通线得到了恢复,从而加速了寿宁苏区的恢复和发展。
三、重建寿宁苏区
敌八十四师及新十师各一部参加“围剿”寿宁苏区,其驻防地兵力空虚,泰顺、福安等地的革命势力借机迅速发展起来。
①王道亨《夜袭院洋》(《寿宁党史资料》1985年第二辑第54页)。
福寿县委正确运用游击战争的“十六字”诀,趁着红十六连夜袭院洋的胜利之机,敌退我进.下令各支游击队积极出击。加紧活动,重建寿宁苏区。
在岗垄地区。许威游击队和叶藩游击队的活动更加活跃。两支游击队互相配合,经常故意暴露目标,引蛇出洞,与敌周旋,声东击西,瞅空则给敌人以重击。同时,不断地探敌情、抓俘虏、破坏敌人的交通设施、镇压反攻倒算的反革命分子和地主恶霸,打击了反动派的嚣张气焰。
在阔丘区。范振辉奉福寿县委之命,于5月间回到南区恢复党组织并开展工作。庙于坚持敌后斗争的阔丘区委副书记吴阿五在低潮时期做了许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南区革命活动很快就恢复了起来。范振辉、吴阿五指挥游击队开展打土豪筹款,镇压反革命活动。10月,攻打了峡头、槽坑、碑坑等地民团,镇压了7个反动分子。11月,打下了山漈等地的“粮柜”,镇压了两个反动分子,缴获银元200多块。接着,游击队又攻打了圈石民团,俘敌3人,分掉粮食100多担。
在下南区。张阿晋率领闽东工农游击第十一支队攻占寿宁重镇斜滩,震动了寿宁县国民党当局。3天后,敌人气急败坏地组织反攻,游击队却安然撤出斜滩。
这样,在短短的半年内,革命的烈火又在寿宁各地燃烧起来了。为了进一少领导农民起来革命,迅速地恢复寿宁苏区,中共福寿县委认真分析形势,认为应该开始着手恢复各级苏维埃政府,开展活动,使那一部分观望的群众重新加入到革命的行列中来,以壮大革命队伍。
同时,因原寿宁县革命委员会已自行解散,停止了工作,闽东苏维埃政府便决定成立福寿县苏维埃政府,以促进福寿县的全面工作。1934年5月,福寿县苏维埃政府于福安境内的东坑村成立,主席林其生,后为徐桂顺,下辖7个区苏维埃政府。在此推动下,各区的乡、村苏维埃政府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在岗垄地区。7月,缪洪骥、缪明长、王陶生等人相携来到寿泰交界的大王前,组织大王前周围7个村的群众,召开了大会,成立了7个村苏政府,其中大王前村苏政府主席刘成尾。
接着,缪明长等人又在甲坑村成立了村苏政府,主席缪进寿。
8月,在花岭、院洋等地成立了村苏维埃政府,配备了七部人员。
在南区。范振辉、吴阿五在阔丘、青垄、圈石等村恢复了村苏维埃政府。
在下南区。1934年4月,桦垄村苏政府成立,主席叶金弟。
1934年底,象岩村的苏维埃政府得到恢复,主席郭以祥,副主席朱维基。同时,还建立了一支40多人的游击队,队长王金雨。
在此之前,塘西、西塘、大韩等村的村苏亦相继得到恢复。
1934年4月中旬,为了推广柏柱洋分田试点的经验,中共福安中心县委在柏柱洋斗面“半月沉江”的田野上,召开了分田胜利大会。中共福寿县委派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代表回来后不久,鉴于寿宁苏区已基本恢复,福寿县委遂布置了在寿宁苏区内重新分田的任务。各村苏政府,依照闽东苏维埃政府颁发的分田大纲,从回乡反攻倒算的地主豪绅手里夺回土地,重新作了分配,使刚恢复的寿宁苏区得到巩固。在此同时,寿宁苏区外部的形势变化,对寿宁苏区的恢复发展,亦起着促进作用。在中央主力红军长征之前,为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冲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围剿”,党中央派出了一支精悍部队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1934年6月,该部在寻淮州、粟裕、刘英的率领下,从瑞金出发,进入福建,向福州逼进。福建省国民党当局十分惊恐,慌忙将驻防闽东的八十七师大部和海军陆战队调回福州。新十师动摇,闽东红军趁机而动,主动进击,苏区地盘迅速扩大。
8月11日,先遣队进入闽东,克罗源、占穆阳,取道福安的占溪、下南溪、晚洋,于26日进入寿宁托溪,在托溪休整两天后向浙江省庆元县方向转移。
先遣队的到来,顿使闽东革命形势好转,先遣队在沿途散发《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告民众书》和《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政治部给闽东工农群众的一封信》等文件,极大地鼓舞了闽东人民的斗志,增强了战胜敌人的信心。先遣队还给闽东游击队一些文件,介绍中央苏区的工作经验,留下一个与上海的党中央联系的暗号,另外还留下一批伤员,他们伤好后,给闽东增加了一部分力量①。但同时,尾追先遣队的国民党兵亦被牵引入闽东,在闽东境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闽东革命造成了一定压力。对此,闽东特委于9月20日发表“告群众书”,号召全闽东革命群众起来反对国民党的烧、杀、抢政策,揭露国民党的这种烧杀抢政策的目的是企图用极端白色恐怖来镇压革命群众,以巩固其反动统治。同时,号召募捐救济被难群众。
9月底,在宁德县支提寺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师长冯品泰、政委叶飞、副师长赖金彪,独立师下辖3个团。此后各县相继建立了县独立营。1934年11月,福寿县独立营成立,营长陈挺。
同年11月,成立了含溪中心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徐桂顺(后由缪科弟继任)。不久,又成立了含溪区警卫连,连长谢信迁。此后,含溪区逐渐成为寿宁人民革命斗争的中心。
同年底,王陶生奉命回福(安)、寿(宁)、泰(顺)地区工作,在寿宁的上地洋举办了两期干部训练班,培养了江朝林、缪明长、齐国雷等一批干部,加强了寿宁革命的力量,使革命队伍的思想素质有了提高。
①范式人《土地革命时期闽东苏区的斗争情况)、(《寿宁党史资料》)1987年第一辑第58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