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68|回复: 14

[寿宁文史] 《村名溯源》11——承天村

[复制链接]

1251

回帖

321

主题

7762

金币

荣誉顾问

积分
30858

终身荣誉勋章论坛特殊贡献勋章

发表于 2009-11-14 11: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福建宁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寿宁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承 天 村


    承天村位于武曲镇西北部,全村现有176户769人,面积1.98平方公里,耕地2118亩,工业用地500多亩,承天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海拔65米,年平均气温19.2度,年均降雨量1800毫米。
    承天村地踞长溪之西,故称西岸,后因相较于武曲中心村而言,其地居北,古代有“北为上,南为下”之说,“上者为天,下者为地”,皇帝总是南面称尊,臣子则北面称臣。因而,后人将西岸改名为“承天”,有着“承天之恩,赐我宝地”的寓意。
    1968年承天设大队,1970年并入塘西大队,1978年从塘西大队分出,成立承天大队,1984年承天大队改称为承天村委会。
    承天村姓氏众多,村民和睦相处。林姓始祖林一达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迁居承天,范姓始祖于宋咸淳十年(1274年)避女真之乱,弃官隐居范家山,清乾隆三十年(1766年)范念忠从范家山迁居承天。除范、林两姓外,还有陈、张、王、蔡、沈、李、吕、曾、周、高、郑、温、刘、卓、赖、吴、余、董、占诸姓,现仍以范、林两姓居多。
    在承天民间,至今还流传着梅洋人林栋与承天“莲中君”之间一则神奇的故事。
    1889-1891年,林栋参与编纂《寿宁县志》,修志期间,曾与郭乔臣等诸友聚会承天村范宜举家商讨修志之事。清光绪辛卯(1891)年五月的一个夜晚,夜深人静,林栋听到范宜举家楼上传来有如妙龄少女般的莺声细语,仔细听听,原来是一少女在诵咏《心经》,林栋诧异,登楼窥探,只听到诵经声,不见人影,问是何人?起初时那少女只回答:“云鹤行踪,何必留姓字。”在林栋一再相请下,才说了出来。原来是范氏女子,小名佛喜,自称“莲中君”,按辈份是范宜举的太姑婆,生于170多年前,死已多时,因为喜爱长溪两岸的青山绿水,一缕魂灵聚而不散,留连不去。其后,与林栋纵谈连日,言语投机,便央求林栋异日为她讨个皇封。修志完成后,林栋回梅洋攻读,“莲中君”便跟随而去,为林栋切茶递水带孩子,日夕伴读。林栋进京应试时,“莲中君”想帮助林栋取得状元,便与林栋同行,出发时交待林栋,每逢穿亭跨桥过庙宇时都要吩咐一声“跟我来”,她才能过得去。一日,林栋在往京城的路上,看到路旁有座“关帝庙”,就进去烧了一注香,歇一口气。因旅途疲倦,重新上路时,忘记吩咐“跟我来”三字,走过“关帝庙”不多远,听到背后传来一声惨啼,急忙回头,看到路旁一滩鲜血,连声叫唤“莲中君”,不见回应。相传,“关帝庙”中周仓看到林栋背后跟随一个鬼魅,以为她想谋害林栋,便提起青龙偃月刀,一刀将“莲中君”斩了。林栋懊悔不及,自怨自艾,凄凄惶惶上路,到了京城,只能凭着自己的本事中了进士。廷对谢恩时,林栋将这一段际遇特奏皇帝,光绪皇帝颁发钦封,题“钦赐莲中君”匾,林栋辞官归梓后,将匾额悬挂在故居大厅屏壁正中,可惜此匾于“文化大革命”期间毁之一炬。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承天村村民一路前行一路歌……
    1987年10月,全长126.5米、宽6.5米、高19.5米的承天大桥竣工通车; 1988年村里兴办茶叶初制厂一家,年产值达五万元。通过招商引资,目前有一格铸业、万隆胶合板厂、永盛农业机械制造厂、兴昌茶厂等四家企业落户村中。
    村和业兴,硕果累累。2006年承天村被宁德市委列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2007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7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00元,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明星村”、“党建工作联络点”、第八届“文明村”;2005年10月被国家文明委授予“先进村镇”荣誉称号;2008年再次被国家文明委评为“全国文明村”,被省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评分

参与人数 2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晚秋天暖 + 5
明正 + 5

查看全部评分

人似秋鸿来有信  事如春梦了无痕

SNLIFE贵宾

迷茫者

发表于 2009-11-14 12: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宁德
如果有配上村的 风景图就好啦。。嘻嘻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回帖

1428

主题

7万

金币

坛主·Super Moderator

简单助学寿宁站站长

积分
405439

2010年度杰出网友终身荣誉勋章网管勋章2014年度人气网友勋章2014年度优秀义工勋章100勋章文明勋章2016年优秀版主2015年优秀版主2017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09-11-14 12: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宁德
如果有配上村的 风景图就好啦。。嘻嘻
迷迷茫茫 发表于 2009-11-14 12:09
建议驴友们在户外活动中也拍些村容村貌就行啦.
联系电话:18959355934    电子信箱:648114931@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17

回帖

12

主题

1576

金币

师长

积分
6558
发表于 2009-11-14 17: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宁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0

回帖

6

主题

653

金币

师长

积分
6505
发表于 2009-11-14 18: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苏州
顶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团长

匆匆看客

发表于 2009-11-14 20: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宁德
本帖最后由 飘逸秋枫 于 2009-11-14 20:59 编辑

楼主关于杂姓的描述,似乎不太必要,或者不准确。我就是承天人,杂姓中卓、张、曾、王、吴姓迁居时间较长(但基本上都在百年内),人口较多(至少有三五户人家)。以我小时记忆,上代人(50~60岁)张姓三家人,曾姓两家人,王姓一家人,吴姓两家人。后而其他姓氏,则没有必要具体描述,只需加个“等”就行了。不是我排外,我也是杂姓。原因是,一是迁居时间非常短,也就这五年内。二是人口非常少,一般就一家人。三是这些迁居入村的人口,户口基本上没迁入承天村。这些人在承天村也完全没有山,没有田。对承天也缺乏认同感,还是认为是原来村的人。有的是在承天买地建个房子,有的只是暂时寄居在承天(一般都是免费让他住老房子的),靠打工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5

回帖

22

主题

2162

金币

师长

偽哴矢口口内口咸

积分
8790
发表于 2009-11-15 00: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宁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3

回帖

63

主题

1414

金币

师长

积分
13770
发表于 2009-11-15 09: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84

回帖

39

主题

4049

金币

军长

积分
30886
发表于 2009-11-15 10: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宁德
楼主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7

回帖

34

主题

9845

金币

在线精英智囊团

积分
38576
QQ
发表于 2009-11-15 12:5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宁德
偶是承天村林姓家滴!以前偶家房子附近有两棵大榕树,据老人说已经有上百年了,“桑美”台风时,一棵倒了,但不久,发现另外一棵也生长的郁郁寡欢。。。。。。。
享受每一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寿宁县鳌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寿宁县鳌阳镇胜利街136号财政局大院,唯一客服热线:0593-5523999(谨防诈骗) 闽公网安备 35092402000888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寿宁在线 ( 闽ICP备05020655号-1 )

GMT+8, 2024-6-14 09:1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