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寿宁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明正 于 2017-4-3 23:46 编辑
(转自公益慈善论坛)http://mp.weixin.qq.com/s/pphPWZxxPI6PJ4VnDMN6Jg
陌生人之间的那些善意——很小,但很美
2017-03-31 公益慈善论坛
有人说,善意是一颗弹力球,你把善意打出去,接球的人就会把球打回来,重新回到你的手上。
善意与恶意,是可以无声地发散出来的,一个眼神,一瞬间的脸色变化,甚至嘴角一点点抽动,都可以让人察觉到的。
我们大约要先成为一个充满善意的人,才会愿意去做充满善意的事情,才不会那么计较到刻薄;才会胸中有沟壑,心中有世界吧,才不会成为一个“小”的人。
【一】
又一次乘高铁路过上海新南站,总是努力找寻那些斑驳的记忆。
上海铁路新南站没有建设的时候,那里是一片低矮破旧的民房,这里是许多外来民工的集居地。从地铁一号线站点走出来,就是一条窄窄的道路,路面破败,坑坑洼洼,路的尽头就是地铁东方旅馆。
我选择这家旅馆的原因在于地铁里到处是它的广告,而且价格便宜,每晚只要50元。旅馆四五层的样子,住的人挺多。我经常看到穿着制服的地铁工作人员从房间里出入,可能这家旅馆就是地铁职工的宿舍楼。
大约是2004年的春天,我下榻在这家旅馆。白天我在上海街头奔波,傍晚时分回到旅馆。与我同一室是一个中年人,长得很胖,头发凌乱,我以为他是一个过路的民工。我看到他捧着一本书,孜孜不倦的样子。 我发现他读的是一本地铁驾驶方面的技术书,我很奇怪。后来一问,他说他是广东人,由于深圳马上要开通地铁了,他是到上海来培训的,培训项目是地铁轨道检修。
那天晚上,他问我:“你什么时候睡?”我说:“我一般在晚上11点左右。”中年人说:“那好,我也到11点吧。”
我打开电视看节目,他则拿着书一直在看。后来,我困了,不知不觉中睡过去了。第二天晚上,我在徐家汇那边看了一场电影,然后乘末班地铁回来,我以为他会先睡,但他仍然坐在床上看书。第三天晚上更迟,快到凌晨了,我回来时他仍然没有睡。我睡到半夜里因为口渴,醒了,突然一阵“呼噜噜”的声音排山倒海地涌来,然后又沉寂多时,接着又是一阵“呼噜噜”的声音传来。这样把“呼噜”打得惊天动地的人,实在是少。
我突然明白这中年人为什么每天晚上非得让我先睡了,当时就有点感动,两人素不相识,连名字也叫不上来,但为了让自己的“呼噜”不打扰我,他非得等我回来先睡了,才敢睡下。
那天晚上,我被他的“呼噜”轰炸着,一直无法入睡。第四天晚上,我看他哈欠连天的样子,早早睡了,而且装出很快就睡熟的样子。果然,我听到他脱衣躺下的声音。一会儿像发动机一样的“呼噜”传来了。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只是觉得自己有点被这个陌生人感动了,我有必要回报自己的善意,如此而已。
第二天我就回家了。
时间过去了十多年,但这个故事一直保留在心底。记忆有时候真的非常奇怪,它记不起2004年的春天发生了什么大事,但却会莫名其妙地让你记起一个个琐碎的细节,当初的感动,仍然保持着同样的温度,只要伸出手来,就好像能感触到一样。
多年前的春天,我看到了自己的善意,很小,但很美。
我还想讲一个故事,与上面的这个故事相关。前几天深夜,我下班回家打开电视,看到有一档电视访谈节目,说的是一个人贩子落网的过程,我看了一段,觉得没意思,准备换台。但此时那个人贩子说了一段话,又吸引我看下去了。人贩子说,他在拐卖孩子的时候,也会有于心不忍的时候。有一个四五岁的孩子,他从一个广场骗来,而且顺利地上了长途班车。一路上,他非常担心孩子会闹,他给孩子买了牛奶。那个孩子见他不喝,把牛奶递到他面前,说:“叔叔,你喝牛奶。”人贩子说:“叔叔不渴。”孩子说:“我看你满头大汗,肯定渴了,叔叔你喝。” 人贩子说:“我突然想起自己老家也有这样一个孩子。”人贩子在中途下了车,然后又把孩子送回了那个地方。
善意是能传染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人说,善意是一颗弹力球,你把善意打出去,接球的人就会把球打回来,重新回到你的手上。 还有人说,“靠近我,快乐你,靠近你,快乐我”,这是为人处世方面的最高追求,这句话非常好。我想每个人都应该默念这句话,看自己有没有做到,因为这里面有着生活的辩证。(来源: 郑州日报,作者:流沙)
【二】
我一个人带着孩子乘坐高铁出门,这已经是第二次了。
尽管上车之前已经想到了种种细节问题,可是心急火燎地上了火车之后,我还是遇到了诸多不便。
若两个人一起带孩子,两个座位再塞上一个孩子是不成问题的,但一个人,就一定要抱着他,辛苦倒在其次,孩子觉得不舒服,难免就动来动去,会影响到别人。譬如孩子要点什么东西的时候,就得出去、进来地折腾,恰好是个中间的座位,每次都跟邻座说,不好意思。却依然觉得非常抱歉……
很幸运的是,遇到很多善意的人。
譬如帮我把箱子放到行李架上的那一位,后来忍不住逗一逗孩子:你几岁了?豆豆倒是很警惕地问我:认识他吗?在得到我的默许之后,才回答—下当成隐私的年龄。
譬如我的邻座,非但没有对我们进进出出皱起眉头,还善意提醒说,待会儿座位坐不满,可以找个宽敞的地方。豆豆也是来来去去几次,许是觉得这个人已经熟了,趁我不注意,居然伸手去摸人家的络腮胡,幸好那男士并没有厌恶,甚至是笑嘻嘻地跟他开玩笑。
再譬如,我旁边的那位年纪大一点的乘客,大部分时间都戴着耳机看电影的,但是看到我被豆豆指挥得团团转,要脱外套,要放立体书,要拿走包包,便指一指自己的小桌板说:“你可以放到这里。”
我是常常感慨过的,我遇到了太多善良可爱的人,在我并不算多么长的人生之路上,太多时候是被暖意包围的。
偶尔,自然也是有恶意出没的,也会遇到毫无善意的人。
前些日子,省博举办野生动物展,听说甚是宏伟壮观,便带着豆豆去看。排队许久,参观许久,有点累了,到了楼上的茶座,给豆豆要一份甜点,克莱德先生喝一杯咖啡,休息一会儿。
茶座人不少,有人在休憩,有人在吃东西。有一家四口,坐在我们的对面,不知何时,豆豆跑过去,站在那位妈妈和小宝宝之间,也不说话,只是站着。
我下意识地以为,他是要跟那个小宝宝说话的,那是个两三岁的孩子,我跟豆豆说:“你拿一个小蛋糕给弟弟吃呀!”那位爸爸,大约也以为这是两个孩子在对视呢,打趣道:“你们两个大眼瞪小眼干什么呢?”
我们还没搞懂怎么回事,那位妈妈的脸色却变了,用一种奇怪而厌恶的表情对丈夫说:“我也奇怪,他为什么盯着我看?”
善意与恶意,是可以无声地发散出来的,一个眼神,一瞬间的脸色变化,甚至嘴角一点点抽动,都可以让人察觉到的。
更何况,我是那么敏感的人。
我疑惑着,当妈妈的人怎么会这么恶意满满地对待孩子。我走过去低声在豆豆耳边说:“我们到别的地方玩吧。”豆豆懵懂而不情愿地跟我走开了,我却还能听见那女人跟丈夫嘀咕,发着牢骚说:“他看着我干什么,真奇怪。”
豆豆照例高高兴兴去玩了,我自己却要做好一会儿心理疏导,才能够说服自己,这世界上本来就有很多奇怪的人啊,接受这个美好下午也可能会遇到一点莫名其妙的讨厌事这种情况。
最近几年,我们时常会提到“垃圾人”这个词,国外的心理学专家称之为“垃圾车定律”,指的是在我们的周围有些人有很多的垃圾、负面情绪,他们跑来跑去,随时准备倾倒在别人身上。
我们能做的,不过就是一笑而过,不要让自己宝贵的时间、美好的心情受到这种人的影响。
是的,走的路多了,总是会遇到坑。见的人多了,总有几个不那么喜欢的,这么想一想,真是情理之中。
不释放恶意,对这个世界而言,已经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
我们来去匆匆,每个人都在忙自己的工作、生活和未来。每个人都一肚子的压力,也有许多情绪在内心中翻滚,可是素昧平生的我们,若是在公交车上被挤了一下,彼此说一句“对不起”与“没事儿”,就很赞了。
曾经一度,20岁的我,终日惶惶,很怕自己在40岁的时候变成这个样子——拎着鼓鼓的皮包挤在公交车上,梳着纹丝不乱的发型,穿着挺挺的大衣,保持着所谓风度自我感觉良好的中年女人。但偶尔被人家碰了一下胳膊,就怒火难耐,尖酸刻薄没有尽头,斤斤计较到寸步不让——因为我的生活里有太多酸甜苦辣,我工作很累家务很多婆媳关系不顺孩子也不让自己省心,你居然还敢碰我?我看到过一两个这样的女人之后,从此就成了我的噩梦。
但我在遇到了一个又一个充满善意的人之后,我也在学习释放善意,学习理解,学习懂得,学习去给别人一点点力所能及的帮助。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有个结果,也并不是所有的善意都要掌声与赞美来回应——陌路相逢的车厢里,一个微笑,一次小小的帮忙,那种和煦温暖的氛围也许在火车到站时就会烟消云散,可是留在彼此心中的那一点点暖意,会慢慢地积累在心里,久而久之,一个人就成了温暖的善意的人,不用刻意,也会散发着善意的光。
在镇江的金山寺,我牵着豆豆的手,他站在高高的门槛上,迟疑着想要跳得远一点,大约又怕我一个人拉着不管用,这时候,门槛外的一个年轻男子伸出手,拉住豆豆的手,帮助他远远地跳了出去……
我想,我们大约要先成为一个充满善意的人,才会愿意去做充满善意的事情,才不会那么计较到刻薄;才会胸中有沟壑,心中有世界吧,才不会成为一个“小”的人。
于是,这个世界上就会多一个善意的微笑,一次善意的出手相助,一个愿意在雨夜借出半边伞的陌生人,一间愿意接纳拾荒老人读书的图书馆,许许多多愿意以善意的姿态面对世界的你我他……
这世界,就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