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寿宁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京报讯(记者魏铭言)民政部将推动在全国建立健全志愿者回馈激励机制,但同时指出回馈、激励要适度,避免商业化倾向。 今年3月召开的第十三次全国民政会议提出建立志愿服务记录制度的任务。民政部社会工作司前日在北京召开“探索建立志愿服务记录制度研讨会”,邀请各界代表讨论正在制定中的《志愿服务记录暂行办法》(草稿)、《社会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和《全国志愿者队伍建设信息系统业务流程规范》(征求意见稿)。 前日,社会工作司司长戴均良司长说,建立志愿服务记录制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在全国建立健全志愿者回馈激励机制。这是政府和社会对志愿服务应该给予的回报。“回馈与激励要把握好“度”,既要能产生激励作用,又要避免商业化倾向”。同时,戴均良认为,我国志愿者回馈激励制度的建设,应是在全国制定统一规则的前提下,由各地根据实际来实施。 ■ 北京落地 志愿者“时间储蓄”换“未来” 鼓楼脚下的分司厅社区,是片老旧平房区,6770位居民中,1200多位是60岁以上老人。可这样一个老龄社区,却拥有5支志愿者队伍、302位志愿者,很多志愿者就是离退休的老人。 目前,这些居民志愿者在东城区民政局和社区居委会的支持下,在社区内的东公街64号,找到专门的“办公用房”,建立了“580我帮您”服务基地,为全体社区居民提供健康保健、儿童早教、法律咨询等多项便利服务。 针对志愿者的爱心服务,分司厅社区正在探索采取“时间储蓄”的方式,让年轻人、准老年人以及身体健康的老人利用闲暇时间,为有困难的人群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今后,志愿者在需要帮助时,可以使用自己积累的志愿服务时间,换取相应时间的服务。社区居委会负责摸清服务者和受助者供需双方情况,就近互助。 2011年起,北京市广推“时间储蓄”志愿服务回报机制,组建社区居民志愿互助服务体系,重点为老幼病残等困难群体提供便利的生活及健康服务。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到“十二五”期末,全市社区志愿者注册率,将达到北京市常住居民人口的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