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058|回复: 34

[散文] 伟大的卑微

    [复制链接]

131

回帖

11

主题

656

金币

荣誉站长

终身荣誉站长

积分
2344

2011年度杰出网友2010年度杰出网友2009年度杰出网友终身荣誉勋章浪花勋章

发表于 2010-9-6 18: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福建泉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寿宁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清风一缕 于 2010-9-11 10:58 编辑

伟大的卑微
  
  差不多260年前的7月,离法国巴黎90公里的枫丹白露,一个叫巴比松的偏僻荒凉的小山村,茕茕走来了一位贫困潦倒的画家。
  因为贫穷,他的日子过得艰难而卑微。为了生存,他用素描去换鞋子穿,用油画去换床来睡觉。
  因为贫穷,他甚至买不起画笔,只能自己制造木炭条来画素描。
  然而在他死后,他的国家为购回他的一幅画,竟花了80多万法郎。
  在他死后,在罗孚宫,在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在世界更多的艺术殿堂,人们把拥有他的作品视为骄傲、视为荣光。
  在他死后,他与柯洛、胡梭、迪亚兹、杜培、特洛杨、杜比尼一起,被称为著名的「巴比松七星」,傲立世界美术史上。而他于生前所画的《拾穗》、《晚祷》和《播种者》三幅名画,与达芬奇的《蒙娜丽萨》一样,被视为法国的国宝,供世人瞻仰。各种与伟大相连的溢美无以复加地叠加他的头上。
  倘若天上有知,他必定对此种感觉并不陌生:曾几何时,世道的恶俗、亡妻的苦痛、贫病的交加,同样一度压得他喘不不过气起来!
  面对巨大的磨难,有太多太多的选择:埋怨、呻吟、谩骂、堕落、甚至自杀
......
  而他选择了平静。他淡淡而言:生活中快乐的一面从不在我眼前出现,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我从来未见到过它。我所知道的最愉快的事情就是宁静和寂默。

  没有创作室,那三间伐木工人遗弃的小屋就是他的殿堂。
  没有画笔,用锄头作画同样演绎得地老天荒。
  没有展位,他把每张图画高挂在人们的心头之上!
  而现在,我们来到他伟大的油画跟前,就如同来到他的跟前。
  来到他的跟前,并不是为了探讨所谓巴比松流派的风格,也并非要探究色彩、笔触以及技艺的高超,我们试图透过那双深邃的眼睛,去聆听一颗伟大的心脏。
  这颗伟大的心脏,始终与脚下的大地息息相通,始终与最广大的劳动者—一群被唤做农民的人血脉相连。
  那个时候,众多的所谓的艺术家们,穿着华丽的衣裳,踏着轻盈的舞步,举着高脚杯装盛的葡萄美酒,拿着很高的薪酬,忙碌穿梭于达官显贵之中。只有他—这位孤独的行侠,孤零零的独处荒郊:一个埋没在石楠丛生的荒地和树林中间的小村落—这里没有教堂,没有邮局,没有校舍,没有商店,甚至连块像样的墓地都不能够有。
  他的身边,大都是一身臭汗、穷困潦倒的农民和伐木工人。但他觉得这就是他的天堂。他一手拿着画笔,一手扛起锄头,和农民们一起下地劳作,一起体会收获的快乐与艰辛。面对生活的艰辛,他豁达地说:艺术本身就不是为了消遣,是努力奋争,是辗转的磨盘。
  于是,在他眼里,天空、草原、羊群、汲水的农妇、播撒的农夫,甚至是一堆草垛,都是再美不过的风景!
  巴比松,在这块辽阔的荒原,他用羸弱的躯体和憔悴的心力耕耘不止,直到有一天荒原开满了七彩之花,成为享誉世界的艺术圣地!而最后他实在太累了,找一个僻静的角落,永远歇脚在这块土地上。而据说,就在他辞世的前几天,一头被猎狗长时间追逐的牡鹿,来到他的门口,悲哀地死去。
  作为艺术界的独行侠,他茕茕孑立,对于世俗的攻击,他凛然一笑:“我决不低头,我也决不让巴黎画室艺术强加在我头上。我生为农民,也将为农民而死!我将呆在自己的土地上!”他毫无保留地告诉世人:"无论如何,农民这题材是最适合于我的倾向的……因为最能触动我的心的,是人味。"对于自己的成就,他却是如此谦逊:“我自己就象一个唱真实歌曲的人,就是嗓门太弱,很难让人听见。
"
  在他的众多感人的作品中,农民作为草根得不能再草根的群体,始终是他不停吟唱的对象。在他的笔下,大地总是如天堂般的安宁宽广,虹彩高悬,瓜果飘香,到处流淌着金色的阳光。在他笔下,农民就是天使,有如矗立大地的丰碑,神圣、庄严而又富有力量。

  在他的代表作《拾穗者》里,给我们展示了这样一幅感人图景:在收割后一望无际的田野里,三位贫苦的农妇正在捡拾麦田里散落的麦穗。她们头顶着盛夏的烈日,在如火炙烤着的大地上辛勤劳作,汗水早已浸透了粗布衣衫。在这幅画里,我们看不清人物的面部,三个劳动者就如同群雕一样矗立在原野之上,显得宁静而又庄重,如歌如诗,如泣如诉。而真正感人至深和力透纸背的,却是画者对农民含辛茹苦生活的同情,对靠劳作自食其力的赞美,对纯朴真实人格的挚爱,是她们背后那双注视着大地和苍生的悲天悯人的眼睛!
  这种伟大的情愫和胸襟,使得画家的许多作品,就像《拾穗者》一样,远远超越了对田园风光一般性的描绘,成为了永恒的经典。
  在世间长河中,多少俊男靓女美轮美奂的画像早已湮灭,而这三张看不太清楚的农妇的脸庞却鲜活的保留了下来,甚至被誉为法国的三位女神。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历史往往如此诡异,昔日自视如椽大笔的大才大家们,往往和他的高雅艺术一并烟消云散,鸿迹难觅;而当时被视为乡巴佬、土包子的人,连同他的作品却成了艺术殿堂顶端的金徽闪闪发光!
  孰为伟大?孰为卑微?历史老人颔而不语。
  关于这个集伟大与卑微于一身的传奇者,他的同胞作家罗曼.•罗兰有个耐人寻味的解释。他称之为法国人民“唯一的解释者”和“绝大多数的人们的喉舌”--然而这绝非易事。
  那个时候,在他的人生追求、艺术理念与世俗趣味格格不入的痛苦挣扎中,他宁愿受人白眼、甚至终生潦倒,也绝不改初衷;
  那个时候,对于脚下的大地,他从不埋怨获得的微薄和日子的艰辛,他总是以饱满的的激情让大地母亲入诗入画;
  那个时候,他一定从不以艺术家自居,对于像农民这样的最普通的劳动者,他一定不会投去猎奇或廉价的同情目光,更不会以揭短、嘲讽、丑化他们为能事,制造噱头、追名逐利。
  他始终那样尽情尽意地把自己融入其中,成为劳动者大家庭中的一员,同悲同喜、休戚与共。他就是他,他是农民中的伟大画家,他是画家中的伟大农民!
  而对于我们--许许多多的农家后泽而言,他是父辈赖以战胜苦痛那双大手上的硬茧,是艺术历史天空最具人性意味的那道闪电,是匍匐你我心头的对大地和母亲应有的感恩和眷念!
  
  让我们一起记住他的名字吧-----让-弗朗索瓦•米勒,法国诺曼底人,生于1814年10月4日,卒于1875年12月22日。



d1e312f4c7e2acf67609d7ce.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4金币 +53 收起 理由
我原过客 + 3 这是一份朴实而博大的爱。
虫虫飞 + 4
高山流水 + 3
布罗宁隧道 + 3
鳌城小爱 + 4 朴实、生动,有感而发。
蟾溪先生 + 4 写人物,用散文笔法,又如白描勾勒,j极好! ...
蓝月儿 + 4
星空 + 3
无痕 + 3
书山有路 + 3
明正 + 5
寒秋月影 + 4
鳌城浪子 + 5
晚秋天暖 + 5

查看全部评分

荣誉坛主

论坛巡视员

发表于 2010-9-6 19: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宁德
从“卑微”到“经典”。只有源自大众生活的朴实艺术,才能经受历史长河的磨炼而绽放光彩。
QQ:64756323 23365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营长

发表于 2010-9-6 20: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泉州
“绝大多数的人们的喉舌”,“始终与脚下的大地息息相通,始终与最广大的劳动者—一群被唤做农民的人血脉相连。”才是关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72

回帖

43

主题

1万

金币

总司令

积分
55332
QQ
发表于 2010-9-6 21: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寒秋月影 于 2010-9-6 21:28 编辑

有时候,会有一种精神,穿过表象,刺痛灵魂。他如此敬重卑微,把生命的每个细节都看得深刻厚重,他的心,就是一个美丽的天堂,安静,详和。
谁的寂寞覆我华裳,谁的华裳,覆我肩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回帖

13

主题

2322

金币

师长

积分
23642
发表于 2010-9-6 21: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厦门
什么是美,什么是真正的美,这个问题迷惑,困扰了我很久。在平凡的浑厚中透露出感人的力量,在艰难生活中寻找对生活的挚爱。当年看到[img]罗中立的《父亲》的震撼让我理解了米勒《拾穗者》、《剪羊毛》、《牧羊女》那带宗教般神圣的心境。 罗中立《父亲》.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9

回帖

11

主题

3788

金币

师长

积分
18026
发表于 2010-9-6 23: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厦门
本帖最后由 fjsncym 于 2010-9-6 23:15 编辑

以前住乌石浦的时候,对门住着都是霞浦的。他们全是画油画的,《蒙娜丽莎》和《拾穗者》可是他们经常要画的,15吋的一张一百多块。在间接的情况下作者还是给以后的很多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和财富的。
男儿志在四方,心在家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回帖

629

主题

10万

金币

坛主·Super Moderator

寿宁在线主编

积分
363704

2010年度杰出网友2009年度杰出网友终身荣誉勋章网管勋章2014年度人气网友勋章浪花勋章无烟勋章100勋章文明勋章2016年优秀版主2013年度杰出网友勋章2017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0-9-7 08: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福州
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发表于 2010-9-7 08: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宁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6

回帖

93

主题

2349

金币

师长

积分
8357
发表于 2010-9-7 09: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宁德
画家(农民)选择了一种最朴素的方式来直面生命,或者说呈现生命的本质,而不是追逐生命之外的浮华与喧嚣。这需要信念,勇气,沉潜,执着。或许,艺术只是他生命的副产品,但他有意无意之间直抵了艺术的真谛。
楼主品位不俗么。{:5_490:}
文中“如橼大笔”当为“如椽大笔”之误。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79

回帖

62

主题

6万

金币

总司令

积分
189781
发表于 2010-9-7 09: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宁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寿宁县鳌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寿宁县鳌阳镇胜利街136号财政局大院,唯一客服热线:0593-5523999(谨防诈骗) 闽公网安备 35092402000888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寿宁在线 ( 闽ICP备05020655号-1 )

GMT+8, 2024-6-10 17:1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