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寿宁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放牛歌
“白鹤山前野草香,山歌满口放牛郎。岁月短,柴肸(1)长,无拘短笛奏悠扬。”这首《渔歌子》献给故乡的放牛娃,因为故乡的放牛娃们为故乡的文化发展增添了许多色彩,赋予了许多情调。跟放牛娃们唱出的带有泥土芬芳和生活气息的“放牛歌”比起来,我这阕滥调逊色多多。
我爱故乡的山歌,特别是“放牛歌”,爱听也爱唱,一首“放牛傀儡(2)放牛郎,手执柴肸丈二长;柴作柴肸嫌太短,竹作柴肸嫌太长。”唱走了童年,唱出了家山,一直唱到现在。
“放牛歌”是孩子们的歌,倍受孩子们的欢迎,每一个故乡的孩子都能唱得溜溜上口。
“放牛歌”是放牛娃的歌。故乡人唱山歌颇有氛围,放牛娃们从小耳濡目染之下,自编自唱,自得其乐,打发山野的悠悠岁月。
放牛娃们以“放牛歌”的形式唱出了自己的心声。那心声有时很辛苦,有时也很快乐。当唱到辛苦之处,闻者禁不住潸然欲泪;而当唱到快乐的时候,闻者会感受到放牛娃们的天真无邪,想象着树林里的小鸟在自由歌唱的情景。
我总是感觉放牛的岁月很辛酸,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但听多看多了也就感同身受。
故乡的农业经济由来典型,望眼所及,无不是阡陌纵横,梯田层层,牛耕是重要的耕作方式,牛在故乡人心中比生命还宝贵,放牛也就成了孩子们的主要任务之一。
只要想到放牛的日子是在披星戴月,风雨无阻中度过,就能读懂放牛娃的心声。
我是读懂了。在我坐在明亮的灯光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那放牛娃的歌声犹然响在我的耳边,一首首、一遍遍,我仿佛置身于故乡的田野和白鹤山坡上的青青草丛之中。
——“放牛郎囝(3)汗不干,赶着黄牛上草山;
清早去时戴斗笠,晚上回来一担苷。”
——“黄牛上岭尾如须,放牛郎囝真乞亏(4);
风吹雨打太阳晒,整天没吃肚子饥。”
……
听了这样的放牛歌,确然可以相信放牛娃的辛苦。我也就怀疑被古来文人骚客所美化的“田野牧歌”、“牧童骑牛”、“横吹短笛”等等田园风光是不是真的很美好?大概是文人们的表象观感吧!或者是吃腻了山珍海味想吃小米青菜,住厌了高楼大厦想领略一番乡间茅屋滋味的心态在作怪,俗话所说的“坐着的人不知道站着的人的辛苦”。
我感觉辛酸的还由于把故乡的放牛娃跟现在的孩子们相对比,本应该坐在教室里好好读书的孩子们无奈地成了放牛娃,让山野的风声雨声淘尽黄金般的大好年华。当然,现在说这些风凉话已不存在多少实质意义。
不过,“放牛歌”有时也唱出放牛娃们的无拘无束,悠闲自在:
——“放牛傀儡放牛郎,山歌好听岭又长;
一路唱来不用歇,唱到岭头四方扬。”
——“清风扑面白云飞,放牛傀儡盘侗诗(5);
你来我往歌满口,盘到傍晚日落西。”
这时的放牛歌才唱出些许田园韵味。
当然,放牛娃也有感觉快乐的时候,比如在驱牛相斗之时,从唱出的歌声中可以听出这时的心情是十分愉快的:
——“牧牛童子驱斗牛,撮口成哨哨声悠;
拍拍手来哈哈笑,不知不觉暮色收。”
——“一把柴肸赶黄牛,激怒黄牛起怨仇;
‘哧哧’喷气响如雷,角碰角来头碰头。”
——“二把柴肸赶牛尾,牛角尖尖眼睛圆;
牛项如山四脚挺,翘起尾巴似弓弦。”
听着放牛歌儿,想象着放牛娃们为了打发山野的无聊时光,手执柴肸,驱赶着两头健壮公牛相斗的场面,一定十分壮观、激烈,难怪放牛娃会拍手哈哈大笑,乐不可支。我忽然想起观众如潮的西班牙斗牛场,其刺激、精彩的程度比起故乡的斗牛又如何?
当两头牛斗红了眼,斗个你死我活,斗得身上血淋淋时,放牛娃们很害怕,通常是三个人全力合作,俩人各拉一头牛的尾巴,一人唱起放牛歌,用柴肸分开斗牛:
——“三把柴肸甩牛头,黄牛相斗目汁流;
逐开黄牛莫再斗,牛哥牛弟友谊留。”
情窦将开未开的放牛娃,有时自以为已经长大,学着大人的样子,遇见漂亮女孩时,就唱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放牛情歌:
——“床是地来被是天,放牛郎囝快活仙;
养的牛囝肥又壮,娶的媳妇美又贤。”
对着毛孩子们送过来的情歌,女孩子则回道:
——“放牛傀儡放牛郎,上山放牛遇见狼;
天光找到夜色暗,不见牛囝喊爹娘。”
不气馁的放牛娃,接着唱:
——“草鞋竹笠脚步轻,郎囝山歌真好听;
林间竹笋任我采,山上野果我摘青。”
听了这样的情歌,女孩子们很生气,跟着唱出来的山歌,没有了女儿家的温柔,口气重多了:
——“牛路长来山又高,放牛傀儡未带刀;
天光去时都没事,傍晚回来老虎驮;
驮到岗头一堆血,驮到岗尾一堆毛;
你姆你玛去捡骨,你公你婆去捡毛。”
放牛娃最忌讳别人唱这首放牛歌,一旦听到必破口大骂,大家一二三——唱:
——“骑牛上岭尾巴悬,你若出嫁无媒人;
找个老公癞头汉,找个婆婆耳朵聋。”
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女孩子们也不甘示弱,唱道:
——“放牛傀儡放牛郎,手执柴肸丈二长;
柴作棺材嫌太短,竹作棺材嫌太长。”
盘歌以相骂结束,甚是没趣,双方灰溜溜走开。
不论是什么样的放牛歌,赞也好骂也好,都是那么动听,那么亲切。在蓝天白云之下,广阔的大山怀抱里歌声悠扬,山泉叮咚,鸟鸣清脆,顽劣的放牛娃们赶着一群黄牛在草场中欢快地追逐……这是一幅活生生的生活画卷,充满浓浓的乡土乡情。
至今,我依然爱着故乡的放牛歌,虽然,时光的风雨不断剥蚀着我,但剥不去我对放牛歌的眷恋和情结。跟着别人的屁股唱刘欢的《好汉歌》、李娜的《青藏高原》、任贤齐的《心太软》和宋祖英的《辣妹子辣》,都不如回到故乡,躺在白鹤山高高的山顶上,放开嗓子,大声唱着故乡的放牛歌,一任强劲的山风把我的歌声送到远方……
注:(1)放牛用的鞭子。
(2)小孩,贬称。
(3)小孩,褒称。
(4)苦难。
(5)山歌。
[ 本帖最后由 无痕 于 2008-3-16 20:56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