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寿宁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习近平同志当年任职浙江时,曾七次前往他的挂钩县——淳安县,手把手指导基层干部干好工作,面对面帮助基层解决难题,为当地脱贫和发展提供了扎实、有力支持。习近平当年七下淳安,重点抓了哪些工作呢?
抓干部,强队伍。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据曾任杭州市淳安县县长、县委书记陈新华同志回忆,2003年9月15日,习近平第二次到淳安,便于当天晚上召开县、乡、村干部座谈会,听取工作汇报,提出工作要求:一是当前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二是要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树立全面发展的理念;三是要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抓好县、乡镇、村的基层组织三级联唱,建立一个好支部,选好带头人。一个地方的发展靠谁来推动?靠领导班子、靠全体干部、靠广大党员。2005年4月21日晚上,习近平第六次到淳安的时候,曾专门花了3个多小时指导淳安县委常委民主生活会,他开门见山、开宗明义地说:“领导与领导之间,领导与党员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都要广泛进行谈心交心。”“批评和自我批评时要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坚持原则敢批评,心胸开阔听批评。”抓好领导班子这个“龙头”,为地方发展培育引领力量,这是习近平当年下淳安开展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同时,他还注重凝聚队伍合力,积极引领基层党员干部发挥主观能动性,共同推动地方发展。2006年5月25日到26日,习近平第七次到淳安时,在与镇村干部、村民代表进行座谈后提出,广大农村党员要做发展带头人、新风示范人、和谐引领人、群众贴心人。当年习近平七下淳安,多次将目光集中到淳安县的干部队伍建设上,打造“精兵强将”服务淳安发展。
抓生态,谋发展。推动发展,关键要找对路子。淳安县拥有千岛湖等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具备先天的生态环境优势。2003年第二次到淳安时,习近平特别讲到了生态建设问题。他说,既要经济指标的GDP,又要绿色的GDP,保护好千岛湖,这也是淳安最重要的政绩。时隔一年,2004年习近平第四次来到淳安,又特别强调了两个问题:一是淳安要抓好生态立县,这不仅仅是淳安的事,也是关系全省全局的事;二是淳安在发展中要突出旅游兴县,要促进旅游业的转型发展。“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如何利用好淳安的山水资源?习近平既强调“生态立县”,又强调“旅游兴县”;既追求“经济指标的GDP”,又追求“绿色的GDP” 。这与我们如今贯彻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一脉相承。习近平曾说:“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是当代以及今后千千万万后代子孙赖以生存的条件。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兼顾,才是行而致远的正确之道。为发展,破坏生态,是鼠目寸光之举。习近平当年在淳安抓生态,为淳安的永续发展开辟了通途。
抓民生,固根本。古人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习近平有着深厚的民本思想,时隔多年,陈新华依然对他在淳安关注民生的往事记忆犹新。他讲起习近平第五次到淳安的情景:“2005年3月21日到22日,习书记到淳安指导先进性教育活动。他考察了县行政服务中心和公安局开展教育活动的情况,然后到下姜村走访了困难群众,看望了两个困难户,其中一个是拥有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习书记还察看了村容村貌和防洪堤建设,因为流经下姜村里的溪流上游是枫树岭水库,泄洪的时候水势比较大,所以村里建了防洪堤。习书记听到村支书说村民人均收入与三年前比接近翻了一番,就详细询问增收来源,还和村干部一笔一笔地算了起来,像税费减免、发展药材和经济作物收入、劳务收入和来料加工等收入细账,一项都不落下,还作了笔记。”细微之处见真章,习近平当年前往淳安县调研,不但认真听汇报,还仔细做笔记。他与群众谈心,听他们说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与村干部交流,了解群众的家庭收入,与他们一起细算经济账。民生的点滴,始终在他的心上。后来的他,带给我们的幸福和温暖始终如一:每年春节,他为群众送上问候;外出调研,他始终能够走到人民群众中间去;新冠疫情暴发期间,他更是时时放心不下,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安全感和鼓励,与人民群众共同渡过难关。
无论是当年在福建宁德“三进下党”,还是在浙江杭州“七下淳安”,习近平都是带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奔着为民谋利、替民解忧、助民纾困去的。这样的干部,愿意俯下身子、走进基层,踏踏实实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为人民办事,人民便愿意高高把他举起。(文/学习大军,2023年3月26日)微信公众号:学习大军 微信ID:xuexidaju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