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15|回复: 1

[寿宁诗社] 『朦胧诗讲座』

[复制链接]

营长

发表于 2007-10-29 09: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福建宁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寿宁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诗(转帖)
一、 简介
  朦胧诗潮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它在诗坛乃至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最终给我们的当代文学史带来了一次深刻的思想变革。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朦胧诗因其“朦胧”而“含蓄”、“深远”,所以被冠以“朦胧诗”。
  它的主要功绩在于,用新的艺术实践对沿袭以久的、固定不变的诗歌模式和审美惰性,进行了强有力的冲击,使人们醒悟诗还有另一中写法;这是诗的觉醒,是诗自身的复归。新诗潮对整个新时期文学的影响,在于以自我复归为外观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在于确立了以人为核心的诗美学思想。朦胧诗的诞生曾在文坛上引起了一场沸沸扬扬的争论,现今随着现代主义思潮在文化意识领域的逐渐渗透,朦胧诗已得到了广泛的接受与认同,但朦胧诗本身也走向了衰退。
二、朦胧诗的思想内容:
1、朦胧诗一反传统的思想模式,追求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真诚善良的人性回归。
2、朦胧诗注重自我表现。它之所以给人“新”的感觉,是因为出现了具有现代青年特点的“自我”。在艺术上,朦胧诗开始注意到汉语的诗意特质,讲究精练、暗示、含蓄,讲究意象的经营。即使是理性的思考,观念的传达,也能借意象的运作而完成。
3、追求社会的尊重和人的价值及社会权利。首先,对人的价值的重新审视,对人道的强烈的渴望,提供了对人的价值的新理解,促进了民族的历史性觉醒;其次,对历史本质的新探索,使其创作超越了具体的事件而进入了对抽象内涵和事件本质的剖析。
4、追求自我的物化和物化的自我:朦胧诗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了反传统的全新剖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的反传统性表现得尤为深刻。他们对自然固有的属性和传统的约定俗成的内涵表示了疑义。
三、朦胧诗的艺术特征:
1、注重诗的观念省略和诗的主题暗示,使朦胧诗作品的主题具隐约性和多义性。朦胧诗人采用这种若隐若现的表现形式,再加上象征、意象、通感、暗示、隐喻、变形等多种艺术手段的运用,从而使作品的主题体现了“不即不离,捉摸不行”的隐约性、“诗无达诂”的多义性。
2、注重以象征手法为中心的艺术创作方法,一反传统的以比喻手法为中心的诗歌创作方法。诗人在凝神观照中,拆除开所观照的对象,把自己的生命输送到没有生命的生物之中,赋以静止的生命与灵魂,由物我两忘进到物我同一的境界。这种“移情说”应用到文艺创作便产生了象征手法。象征附丽并寄托着朦胧诗人自己漂泊不定的想象,具有着无可替代的暗指性,常用于表达多层主题,表达复杂感情,表达抽象的意识和情绪。
3、注重意象化手法和意象层面的立体组合,常常采用艺术通感(移觉)手法和艺术变形手法。
4、注重跳跃性情绪节奏和自由化的内在结构与韵律,以表达情绪为目的,以喧泄心灵为宗旨,因而不看重外在结构。不拘于只借助外部的声音循环作为诗的韵律美,而是重视诗行中的内在声音美以及其他各种内在的韵律美。尤其重视把外部的韵律和内部的韵律结合起来,从而使诗歌的韵律美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四、朦胧诗的优缺点
  情感性、象征性、多义性、跳跃性和社会现实性构成了朦胧诗意象的五大特点。因此,每个品读的读者对朦胧诗的具体理解会不同。“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有时朦胧诗让每个读者的最终理解的区别会比这个更大,因此每个读者只能从每首朦胧诗本身去具体衡量它的优劣了。本人对以往的争论进行了综合归纳,大致如下:
(一)、朦胧诗的优势
朦胧诗的创作,广泛吸收采用了西方现代派表现技法,加之充分发挥了汉语言的魅力,综合运用使诗的艺术技巧得到更完美的发挥;朦胧诗发挥含蓄蕴籍的特色,留给读者更多的思索和想象空间,使意象与意象叠加,让读者在细细品味之余,产生形象意义多解;独特的审美情趣、创作技巧,使读者的品读在透与不透之间,体会到“朦胧”之美,韵味悠长;倾向人本主义,注重自我表现,首先确定自我的独立存在,营造以“我”为主体的叙事方向,故能更好的追求心灵的自由和体现个人的生命意志,对社会的批判、怀疑,对存在的困惑、迷惘,对人生的失落、伤感,是朦胧诗的基本情绪。
(二)、朦胧诗的缺点
  朦胧诗潮与法国象征派和英、美意象派诗歌有着内在的联系。因为它的象征与意象,所以容易造成个体真实的遗失,过分地强调的以“我”为中心,从而忽视客观环境的存在,难免会使个体思维沦陷与混沌,生命乃至灵魂将会因失去固有的支撑而导致个体的衰竭;容易造成品读偏僻晦涩,涵义模糊,让读者感到困惑;过分追求意象,无节制地滥用意想、瞒天修饰、非法常规地用词使作品失去了“可感”的能力,造成似懂非懂,不能给人以明确的印象,这是朦胧诗的致命伤,事实上也是它走向衰退的原因。艾青曾指出朦胧诗的创作“排除了自我以外的东西,把我扩大到了遮盖世界”的地步,我个人以为这话有失偏颇,但确实能说明一定的问题。

五、朦胧诗代表人物及现状
1、北岛
  原名赵振开,笔名有“艾珊”、“石默”等。原籍浙江湖州,1949年生于北京,是共和国的同龄人。1969年于北京四中高中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建筑公司,在那里当了11年的混凝土工和烘炉工。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写诗,也写过小说《波动》、《幸福大街十三号》等中篇和短篇小说。1976年参加“天安门运动”,并作有诗作《回答》等。1978年12月23日,与诗友芒克等人共同创办的民间文学刊物《今天》创刊,任主编(《今天》于1980年底终刊,共出9期,同时还编有《今天》文学丛书和《今天》文学研究资料等)。1979年在《诗刊》发表《回答》,这是他第一次公开发表的作品,从此成为当时最有影响、也最受年轻人喜爱的青年诗人之一。1980年到《新观察》杂志社当编辑,1981年到《中国报道》社任文学编辑,后辞职。这年,他的小说《波动》在《长江》第1期上发表,但因其存在主义倾向受到批判。此后,他还发表有小说《稿纸上的月亮》,出版有诗集《北岛诗选》(1986)、《五人诗选》(1986)等。其中,《北岛诗选》获得中国作协全国第三届新诗诗集奖。80年代末以后,他一直生活在欧美,并继续编辑文学刊物《今天》,出版有《太阳城扎记》(美国康耐尔大学出版社)、《北岛顾城诗选》(瑞典好书出版社)等诗集,以及《归来的陌生人》等。90年代后,在欧美流浪,现居美国。北岛仍然活跃在文坛,只是改写小说与随笔了。
2.舒婷
  原名龚佩瑜,1952年6月6日生于福建泉州石码镇,长于厦门市鼓浪屿。1966年,因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和在作文中有抒情表现而受到批评。1969年初中未毕业即下乡,到闽西北山区的上杭县插队落户,1971年开始写诗和散文,并得到当时被流放到闽西北山区的福建诗人蔡其矫的指导,其诗也在知青中流传。1972年回城,在厦门当过泥水工、浆纱工、挡车工、统计员、讲解员、焊锡工等各种临时工。1977年,认识了北岛等北方的诗人,并成为《今天》的撰稿人,她的诗也开始在社会上流传。1979年4月,在《诗刊》上发表《致橡树》,这是她第一次公开发表的作品。1980年,《福建文学》以“关于新诗创作问题”为题,围绕着舒婷的作品开展长达一年多的专题讨论,虽然她的《流水线》和《墙》等作品也受到批评,但仍将她推上了朦胧诗代表人物的地位。1980年调福建文联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1982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第一部诗集《双桅船》,并获得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1979-1982)全国新诗(诗集)评选的“二等奖”。同年,还出版了《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2,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后,随着北岛的停笔,她也有一段时间的停笔。三年后重新执笔,创作数量有所减少,出版有《会唱歌的鸢尾花》(1986)、《五人诗选》(1986)等,但兴趣已逐渐转向了散文创作。现居鼓浪屿,偶出诗坛。
3、顾城
  原籍上海,1956年生于北京,其父是当时的著名诗人顾工。“文革”开始时才10岁,两年后,便随父亲下放山东北部某农场,在放猪的同时喜爱采集昆虫标本,并在那里写下了自己的第一部诗集《无名的小花》,还编有一册格律体的诗集《白云梦》。1973年又随父亲返回北京,当过一段时期的木匠、搬运工、借调编辑等临时工。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在青年读者中产生了很大影响,也因《远与近》、《弧线》等引起争议,被看作是朦胧诗的主要作家之一。1980年,以《小诗六首》参加“青春诗会” ,再次引起争论,从而引发了长达六年的“朦胧诗论争”。1981年,因《抒情诗十首》获“《星星》诗歌奖”。其诗集除了《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岛顾城诗选》和《五人诗选》外,还有《黑眼睛》、《雷米》、《城》、《水银》等。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国家,作文化交流。1988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于新西兰的激流岛。1992年,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创作年金,1993年,又获德国伯尔创作基金,在德国写作。同年9月,在新西兰用斧头砍死杀妻子谢烨(诗人雷米)后自杀,身后出版有长篇小说《英儿》(与雷米合著)、《顾城诗全编》等。
4、江河
  原名于友泽,北京人,出生于1949年。1968年高中毕业后,在北京胶丸厂工作。1980年5月首次在《上海文学》上发表作品,诗集有《太阳和他的反光》、诗合集《五人诗选》等。现今江河则隐姓埋名,孤家寡人离群索居。
5、杨炼
  北京人,1955年出生于父母出使的瑞士伯尔尼。1974年高中毕业后赴北京昌平农村插队,并开始诗歌创作,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1977年返城,考入中国广播艺术团创作室工作。1981年加入作协北京分会。主要诗作有大型组诗《礼魂》、《逝者》、《自在者说》和《与死亡对称》等,是朦胧诗的主要诗人之一。诗集有《海边的孩子》、《荒魂》(1986)、《黄》(1986)、诗合集《五人诗选》等。80年代中期起,寓居海外。
6、海子
  原名查海生,安徽怀宁人,1964年生。在农村长大,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在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毕业后,任教于中国政治大学哲学教研室。1989年3月14日,写下最后一首诗《春天,十个海子》,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在短短的七八年间,创作了大量作品,包括短诗、长诗、诗剧和一些札记,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短诗。海子的诗在青年学子有广泛影响,并越来越引起各界的重视,但生前几乎没有结集出版。身后由骆一禾、西川等整理编辑出版的诗集主要有《土地》(长诗,1990)、《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1995)和《海子诗全编》(1997,上海三联书店)等。
7、于坚
  原籍四川资阳,1954年生于昆明。1979年发表处女作《新唐•吉诃德之歌》,1984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同年与韩东等诗人创办民间诗刊《他们》。出版有诗集《诗六十首》、《对一只乌鸦的命运》和随笔集《棕皮手套》等。


[ 本帖最后由 寿宁诗社 于 2007-10-29 09:39 编辑 ]

7415

回帖

279

主题

2万

金币

荣誉站长

初心工作室联合创始人

积分
96458

2010年度杰出网友终身荣誉勋章论坛特殊贡献勋章网管勋章2014年度人气网友勋章浪花勋章

QQ
发表于 2007-10-29 15: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宁德
很高兴又看到这些熟悉而喜爱的名字.
我不知这阴雨的天气要什么时候结束,我只知道,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寿宁县鳌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寿宁县鳌阳镇胜利街136号财政局大院,唯一客服热线:0593-5523999(谨防诈骗) 闽公网安备 35092402000888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寿宁在线 ( 闽ICP备05020655号-1 )

GMT+8, 2024-5-20 10:3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