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 卢彩娱
岁月无语,惟山有言。
官台山延绵数百里,与银连脉,开寿宁建县之源,被誉为寿宁的母亲山。站在官台山麓,环视四野,绿意盎然,清新静谧,仿佛一首音乐,舒缓而悠扬。在官台山,大大小小的古银硐、民间传说、相关的遗址、文物,都在见证着寿宁先民的勤劳和勇敢。一个个古银硐浓缩了这块黄土地银文化的别样风情,也凝聚了寿宁先民的苦乐沧桑。提前过端午、“古银场平匪催生寿宁设县”,成就了官台山一段辉煌的历史。
官台山又称“官寨山”,700 多年前,官台山曾经是明闽浙四大银矿场之一,当地银矿的白银生产量,在当时福建乃至全国金融市场流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明永乐年间(1402年—1424年)就有人在官台山开采银矿。明代朝廷曾派太监充当“矿监税吏”,其办公的地方被当地人称为“太监府”,遗址在今天大安乡溪乾村。官台山有130 多个纵横相连的古银硐,这些古银硐,硐硐相通,延绵十几公里,规模宏大。无人能解的石刻字、传说中藏有巨大宝藏的乌峰硐、众多民间传说等,都为这座母亲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官台山地势险要,明景泰年间,以浙江丽水人郑怀茂为首,聚众2000余人,占据官台山寨乌峰硐武装采银,欺男霸女。景泰五年(1455年)5月,闽浙都御使刘广衡檄同福建按察副使沈讷,率兵进驻“征剿”,并选派了13名乡勇,于端午节前一日,以犒劳为名混入官台山寨为内应。郑怀茂不知是计,松懈了警惕性,当晚召集众匪与“送节”人等一起“过节”狂欢,喝得欢畅淋漓,个个烂醉如泥。十三位勇士见时机成熟,即按约定各司各职,瞬间,山门被开、伙房着火、寨口被堵,刘沈两路大军似天兵天将,攻入山寨,与“送节”乡勇里应外合,一时杀声四起,郑怀茂部猝不及防,无力抵抗,山寨土崩瓦解。为久远计,同年8月,明政府批准刘广衡呈报的奏折,成立了寿宁县,隶属建宁府。一个与银坑、与明代银税历史息息相关的山县开始了前行发展的历史。
随着银矿规模不断扩大,长年累月往返于闽浙一带的商贾、官员和矿工络绎不绝,各种通道驿站和酒家客栈纷纷兴起,以官台山为中心的区域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繁荣景象。麻糍岗头就是因银矿而出现的一个特殊地名。麻糍岗头位于寿宁县东犀溪镇北部与坑底乡交界处,海拔1225米。关于麻糍岗头,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寿宁大安村头村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相传在明代,这里出了一位远近闻名的巧媳妇陈三月,据说食物一经她的手就变成美食。当时,大安一带有许多外地人来采银,大安本地也有一些无田的农民去当矿工,正所谓“三千买卖客,十万采银人”。人多了,吃饭便成了大问题。有的矿工从早上进硐,过了大晌午才出来,经常饿得全身发抖。村头村的叶来旺也是个矿工,家里无田无地,父母身体又不好,日子过得辛苦。但叶来旺是个勤劳又精神的小伙子,经媒家介绍,与邻村的陈三月结为了秦晋之好。为了全家人的生活,叶来旺与陈三月结婚没几天,就到银矿出工了,这一去就是大半个月不见人影。新娘三月在家既要照顾双亲,又要干农活,还要挂念着在矿上的新郎,甚是辛苦。这天,三月实在放心不下丈夫,便做了一瓮在娘家做过的麻糍,用毛巾包好,上银矿看叶来旺,到了官台山,她发现山上有好多银硐,不知来旺在哪个银硐,她只好边走边问,找了许久,终于找到来旺干活的银硐。半月不见,来旺瘦了许多,衣服也是脏兮兮的。看得三月又是心疼又是生气。
来旺说:“这个银坑,出银甚好,矿主说连续出工,会多算工钱。
”“那也要注意身体,吃饱饭啊。”三月说着拿出还很热乎的麻糍给来旺吃,来旺一连吃了五个,也分给旁边的矿主和几个矿工吃,他们大叫好吃。矿主是外地人,说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他说:“你明天再做一些,我用钱买。”矿工也附和说:“如果能把麻糍送到矿上卖,生意肯定不错。”于是,三月每天做好麻糍,用瓦瓮装好,并用毛巾包上几层保温,送到银坑上出售。三月的生意出奇的好,每天的麻糍都不够卖。每天,矿工们只要一看到三月,就会高兴地说:“麻糍娘来了。
”看陈三月卖麻糍赚了钱,村上的妇女们也想做麻糍生意,三月就手把手地教大家,一时间,做麻糍成了大安一带妇女们的主要副业。由于各银坑之间,相隔甚远,而挑着或抱着麻糍的妇女们,来往几十个银坑之间也十分劳累。于是,妇女们就找到了一处开阔的平地,让矿工们到那里买麻糍。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麻糍市场,十分繁荣,并以麻糍岗为名。而心灵手巧、勤劳善良的麻糍娘也成了十里八乡好媳妇的榜样。
绵延数百里的官台山还是一块红色热土,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批革命先驱曾先后在这里领导老区人民开展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铸就了一段血与火的光辉历史。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许多古银硐成为红军躲避敌人围剿的重要依托,被当地人民亲切地称为“红军洞”。当地百姓克服重重困难与危险,为“红军洞”里的红军战士送去食物,并协助他们躲过了敌人的搜查。正是有了军民的鱼水相依,革命的火种才得以播撒,才能在艰难困苦中蹚出一条走向胜利的路。
岁月葱茏,青山依旧,如今,以太监府古银矿硐为中心、宋明古银矿文化为主题,以红场观景台、望乡台、高粽广场、水上游乐场、萤山蝴蝶谷等探本思源、亲水纳凉为体验的古银硐国家矿山公园,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宾客。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银山清绿,花田秀丽,尽显浪漫温馨。
先民在这里开启了寿宁的历史,留下了弥足珍贵的丰厚文化,留下了谜一样的传说。官台山像一位母亲,亲历着朝代变迁,见证着这块土地的沧海桑田,薪火相传,也见证着这块土地上民众不断升腾的幸福生活。
致敬官台山,致敬这块土地的深沉敦厚和亘古传承的文化根脉。
作者介绍
卢彩娱 ,高级教师,宁德市骨干教师,福建省作家协作会员,寿宁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寿宁诗社秘书长,寿宁文艺《映山红》编辑。有诗歌、散文发表于《中国纪检监察报》《国土绿化》《散文诗》《扬子江》《福建文学》《闽东日报》《宁德文艺》、寿宁在线、今日寿宁、文星在线等报刊杂志、网站上,出版专著《冯梦龙在寿宁》和散文诗歌集《草色蛙声》。
来源:寿宁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