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子征剿勇,冲锋陷阵战险关。
在芹洋村中的黄氏五世、六世祖墓前,竖立着清康熙二十四年正月,官府镌刻给芹洋村黄氏族人的《给帖碑志》。碑文曰:“建宁府督粮总捕厅代理寿宁县事李:贡生黄锦黼具呈先祖黄继黑、黄普英、黄普耀兄弟三人扑灭巨寇,同树奇勋,始建县治,敕祀报功祠。所有名家嗣裔均沾蠲免地差,独芹洋因给帖遗失,致滋差徭浩繁。乞敕赐给贴,准免芹洋地徭。据此查的芹洋村黄姓果有乃祖黄普英等兄弟三人,于昔年间协力歼灭巨寇,因功树勋,遂有蠲免地差文。今据黄贡生具呈,合行给帖。帖下居民人等安心乐业,免输正供。嗣后,凡一切地徭蠲免,不许再派芹洋地徭地差。如故违许,执帖禀究。
” 这通康熙《给帖碑志》,是邑内唯一现存的明清两朝官府蠲免芹洋义勇大夫黄继黑、黄普英、黄普耀三兄弟后裔地徭地差的珍贵历史文物;这通康熙《给帖碑志》,也证实了在寿宁建县后,明清两朝都对征剿官台山,为寿宁建县立下不朽功勋的十三位义勇大夫的后裔赋予特殊优待政策。《托溪乡志》载:刘斌,鹤溪人。景泰六年五月,官台山贼首郑怀茂等掳掠良民妇女,副都御使刘广衡饬命刘斌统率官军民快一举破贼,搜获被掳妇女二百余人,一一送官领归,奸党殄息,疆域转安。景泰六年新设寿宁县治,朝廷赐义勇冠带,御制金字匾额,县、府鼓乐送入报功祠,享春秋二祭。《平溪镇志》载:郑怀茂踞官台山聚徒结寨寇掠,朝廷讨之。副使沈讷廉访义勇募用,李球身先士卒,寨寇惊溃,斩掳首级数百,生擒六十名。归获良家被掳男女三百七十口,皆得告给完聚。三司大行奖赏犒劳,钦赐义勇冠带授之。寿宁古无县,自李球破官台山寇而始设县。后奉旨崇祀邑坊报功祠,同刘斌等十余名列朝享春秋二祭。
《寿宁柳氏宗谱》载有岁贡柳遇春《官台山怀古》七绝四首,诗云:
官台山距城西二十五里,古称黑风洞,多银矿,又称银坑洞。流匪郑怀茂啸聚二千余众盘踞该洞,到处剽掠。按察副使沈讷战不利,密令民间提前一日过端午节,用刘良、李球等十三人为向导,沈讷亲冒矢石率群众直捣贼巢。贼众饮醉,尽遭歼灭,寇氛遂平。迄今县俗仍以初四过端午节。并在城西蟾溪桥边建祠崇祀十三位烈士,以垂纪念。
清康熙《寿宁县志》对黄继黑、黄普英、黄普耀等十三位“义勇大夫”为寿宁建县立下的不朽功勋予以高度评价:“天地正气,原不择人,人生侠烈,何必居官?士人策名朝右,临难苟免者,何可胜数。而山僻黔首,身未膺一命之荣,职未受身斗之禄,率先讨贼,奋不顾身,或至阵亡,其忠节凛凛,尤人世所极难者!苟使湮没不传,竟使草莽义士与草木同朽腐,何以激劝后世?”
历经五百六十多年的日月轮回和朝代更替,曾经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官台山古战场,早已寨堡无存,刀枪难觅;蟾西桥畔那巍峨壮观香火炽盛,曾被明清两朝知县和善男信女们虔诚拜祭的报功祠,今天也已难寻踪迹,但铭刻在寿宁历史的十三位义勇大夫的英名和他们肇建寿宁的历史功绩,将伴随着那有着独特意义的端午习俗,永远为寿宁人民追念缅怀。
注:《十三义勇战官台》原载线装书局出版《康熙寿宁县志注辑》一书。
作者介绍
黄立云 寿宁县平溪镇人,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宁德市政协文史研究员、寿宁县黄山公文化研究会会长、寿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原主任。编著出版“福建省寿宁县地方志丛书”——《寿宁待志校辑》《康熙寿宁县志注辑》《寿宁乡贤》《寿宁寺庙志》《天道酬善——爱民清官黄槐的传奇人生》《田园芹洋》《寿宁县卫生计生志》《平溪镇志》及《寿宁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