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萝卜 发表于 2006-4-6 06:24:51

中国经济时报刊登廊桥垮塌消息,直问政府应负何责.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75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height=2><IMG src="http://www.cet.com.cn/images/top1.gif"></TD>
<TD height=2>
&lt;SCRIPT src="http://images.sohu.com/cs/button/Edit33kk.js"&gt;<br><br>&lt;/script&gt;
</TD></TR></TABLE><BR>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75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DIV align=center><FONT size=5><B>古廊桥垮塌 骤现两大矛盾 </B></FONT>
<HR width=600 SIZE=0>
<BR></DIV>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51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545>
<DIV align=left>
<P>    文物保护遭遇经济发展难题 古桥拆迁与村民交通展开“博弈”</P>
<P>    ■本报记者 杨建平</P>
<P>    寿宁是位于福建省东北部的一个山区小县,九山半水半分田,崇山峻岭,溪流纵横,横跨溪涧两岸的座座木拱廊桥让古桥爱好者流连忘返,也诠释着寿宁悠久的历史文化。日前,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接到一位 “驴友”的报料,两座分别诞生于清道光八年、九年的古木拱廊桥因为新建水库的蓄水,一座被库水浸泡长达半月,已塌,一座也已被拆除。</P>
<P>    19座古木拱廊桥使寿宁成为</P>
<P>    “廊桥之乡”</P>
<P>    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所绘横跨汴水两岸的那座虹桥与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泉州的万安桥、潮州梅县的广济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其他三座桥梁至今仍保存于世,而汴水虹桥却只留在了画中。20世纪70年代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主持编写《中国古桥技术史》的时候,专家们在考察中发现北宋时期盛行于中原的虹桥技术在闽浙大地重现。</P>
<P>    寿宁县文化馆副馆长龚迪发十几年来从事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近年来,他只身徒步,先后数十次考察了寿宁境内遍布于深沟幽涧之中的一座座廊桥。据有关专家考证,全国现存木拱廊桥还有不到130座,而在寿宁境内就有19座。龚迪发说,寿宁木拱廊桥从数量上讲,是现已发掘的全国数量最多的县份。从年代序列上讲最为齐全,从清乾隆、嘉庆、道光、同治、光绪至中华民国,乃至解放后还在建造。当地县政府已先后将现存的19座廊桥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1月,其中7座具有代表性的古廊桥被列入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然而正是这个寿宁县,竟然传出古廊桥遭水淹受损的事件。</P>
<P>    “姊妹桥”面临噩运</P>
<P>    3月11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来到了寿宁县芹洋乡,因为古桥远在修竹溪边,且都是山路,只能步行。半个多小时,记者到达了目的地。按照资料,这里应该是长濑溪桥的原址,然而现在只剩下隔溪相望的两个桥墩。河中有人在竹筏上打捞漂浮的木头,另有人正把浸过水的桥木拖上岸来。在溪岸上,记者跟这些人攀谈时了解到,这里是牛头山水库,去年底就开始蓄水。今年2月份,水库水位上涨,把长濑溪桥淹了,浸泡了十多天,廊桥就垮了。他们的打捞工作也已经进行十来天了,把这么沉的圆木拉上岸真是太费力。</P>
<P>    长濑溪桥垮了,而跟长濑溪桥并称为姊妹桥的张坑桥也同样面临着拆迁的命运。张坑桥没有遭淹,拆迁工作比较顺利。</P>
<P>    龚迪发说,这两座古桥将择地重建,但具体建在哪里至今还未定论。易地重建,对文物保护来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P>
<P>    对于张坑桥,能够在被淹之前拆迁,这在其他的文物易地重建中是有先例的,无可厚非。但是长濑桥遭受损坏已成事实。龚迪发说,文物拆建必须要保留好有价值的资料和历史信息,譬如在拆的过程中,要保留下梁柱上题写的当时捐钱造桥的人名、桥为谁所造等。这些信息的保留要非常细心,否则会在运送的过程中被磨擦掉。但据打捞现场一位老师傅说,现在捞上来的大概能有三分之二派上用场。记者也在拉上来的木料上发现,原有保留在桥木上的一些资料和捐桥人姓名都已经看不清,连那些楹联上的大字也很难辨认了。</P>
<P>    看到此时长濑溪桥的命运,记者顿生疑问:为什么明明两座文物古桥雄跨于此,却要在此设计一个水电站呢?如果易地重建是万不得已的做法,那为什么不在水淹之前就拆下来,使桥木免受水浸?</P>
<P>    文物保护遭遇经济发展难题</P>
<P>    据记者了解,牛头山水电站是福建省重点工程,也是寿宁县有史以来最大的工程项目。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县里就有了牛头山水电站的前期规划,但一直由于资金问题搁置着。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水电开发前景看好,寿宁县终于与一家投资单位达成了投资意向。但是当时,规划库区中的这两座古廊桥还没有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所以在2001年开始做牛头山水库项目建议书时,这座廊桥都没有被列入动迁项目。直到2003年2月,这两座廊桥同县内其余17座廊桥一起被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就开始显现。</P>
<P>    在采访中,寿宁县的一些爱桥人士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这两座桥从清道光年间就矗立至今,虽然由于各种原因,直到2003年才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库区有两座古桥却是不争的事实。到后来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之后,水库方面应该修改工程设计,或者为这两座文物古桥的命运着想。</P>
<P>    据记者了解到,由于文物保护部门以及一些政协委员、爱桥人士的努力,最终,水库方面答应出资100万元搬迁这两座桥,并易地重建。</P>
<P>    古桥拆迁与村民交通的“博弈”</P>
<P>    文物易地重建,这不是先例。但是长濑溪桥被库水泡塌,却着实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P>
<P>    就在长濑溪桥遗址的山坡上,记者遇到已经72岁的阮明光老人。他是芹洋乡长濑溪村人,正在地里劳作的他,放下农活,走到记者跟前,解开了记者心中的疑团。</P>
<P>    长濑溪桥和上游的张坑桥不仅仅是两座文物廊桥,而且至今仍然是修竹溪两边村民的交通必经之地。正是有了这两座桥,阮明光到溪对面去种菜、采茶、照看山木,来来往往从来都是很方便。而对面黄潭村的村民,要到乡里办事,也都要经过古桥。后来听说这里修水库,要拆除这两座桥,村民首先想到的便是以后来往非常不方便,就跟水库方面交涉,但都没有结果。后来听说要修一座铁索桥,但是都不知道建在哪里,到现在钱都没有着落。村民一直都不让拆迁队拆桥,一直僵持在那里。有村民还听到修水库的人说,他们不让拆,就让水来拆。</P>
<P>    阮大爷说,其实今年正月十五那天,水就开始满起来了,到后来水涨得特别快,可能是天下雨的缘故。到2月底,水就把廊桥淹了,超过了两米,廊桥整个浮了起来,就塌了。而桥塌后,水位就开始回落,让人觉得奇怪。</P>
<P>    阮明光说,对面还有他的茶叶、山木,现在要过去真是太不方便了,而对面的人过来,必须要绕道尤溪村,要多走大半天。也有人会坐竹筏过溪,但非常危险。阮大爷还手指着溪对岸一断壁残垣说,那户人家连瓦片都来不及拆就被淹了。</P>
<P>    在拆桥与交通的“博弈”中,村民们输了。但输的还不只是村民,应该还有那座历经近200年而未倒的长濑溪古桥。而面对长濑溪桥的垮塌,当地政府应不应该承担责任呢?面对凸显出来的两个矛盾,政府领导又作了怎样的努力?不论怎样,面对眼前长濑溪桥遗存的桥墩,现在再怎么做都已经晚了。</P></DIV></TD></TR></TABLE></TD></TR></TABLE>

星战之光剑 发表于 2006-4-9 23:05:55

清泉水 发表于 2006-4-10 14:53:22

快乐王 发表于 2006-4-10 20:35:37

南柯愚生 发表于 2006-5-27 05:16:16

可悲、可叹、可气、可恨、可咒啊!这是寿宁人民永远抹不去的痛!短视的政府官员,该千刀万剐的刽子手!

晚秋天暖 发表于 2006-6-9 07:02:14

经近200年风雨未倒的长濑溪古桥,却在盛世垮塌了,谁之过?

大同世界 发表于 2006-9-7 20:08:55

星战之光剑 发表于 2006-9-7 20:18:51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晚秋天暖</i>在2006-6-8 23:02:14的发言:</b><br/>经近200年风雨未倒的长濑溪古桥,却在盛世垮塌了,谁之过?</div><p></p><p>拷,经济发展的牺牲品。</p><p>有消息说,目前许多专家经过论证,三峡建设是错误的。</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经济时报刊登廊桥垮塌消息,直问政府应负何责.

寿宁县鳌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寿宁县鳌阳镇胜利街136号财政局大院,唯一客服热线:0593-5523999(谨防诈骗) 闽公网安备 35092402000888